close

Pasta Brezel

  我曾看到一本書這樣描述法國:「我不知道一個擁有這麼多起司的國家要如何管理」,這句話不禁我想到種類繁多的義大利麵。Trofie和orecchiette這兩種麵在市面上很少見,中文食譜更是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蹤影。認識這兩者以後,我想也許很難再找到什麼奇形怪狀的義大利麵了。除了形狀很類似的ziti和bucatini、tubular和penne之外,最近看過比較特別的麵是薩丁尼亞的malloreddus。外表就像小一號的gnocchi,但不含馬鈴薯,並且加了蕃紅花。另一種也來自薩丁尼亞的fregola(或拼成fregula),長得很像用來拿來泡牛奶當早餐的小顆球狀物,可以說是大一號的couscous。當然除了這幾樣市面上較少見的麵,許多是我們很容易看到但少去注意的,像是alfabeto(字母麵)這類常拿來加到湯裡的細碎麵條,就我所知並沒有餐廳在使用。目前為止我也沒買過任何一款類似字母麵、看起來像是為了吸引小朋友注意而擁有特殊形狀的麵條。但我非常喜歡它們帶有的童趣,儘管我從來沒買過。

  印象中Trofie最開始是製作麵條切剩的邊,為了不要浪費而產生的。而當初拿細碎的麵團用手一搓,意外產生了這樣的造型和口感。我不確定原先他們是否有考慮增加麵條吸附醬汁的功能,但無論本意如何,特殊的螺旋造型確實比單純的條狀還要能吸附更多醬汁,口感也不一樣。我開始想,如果有用剩的麵皮我會拿來做什麼呢?

  我想起很多店家用來給客人下酒的紐結餅乾,便心血來潮地揉一塊麵團,慢慢用手搓成條狀再捲成紐結餅狀。這做起來很費工,因為它不像麵包麵團,可以很炫地甩一下就成型。每一個都要用手搓過,再交互繞圈反折。杜蘭麥粉揉出來的麵團比較硬,手臂很難漂亮地纏繞,並且必須沾點水讓它固定,否則尖端很容易亂跑。我刻意提高水的比例讓麵團軟一點,但做起來還是挺花時間的(做了一大盤以後發現有些不對勁...我的手臂多繞了一圈,要不然製作速度應該可以更快)。Brezel con Salsiccia e Broccoli

  至於該如何吃?我首先想到的是台中小蝸牛的orecchiette,配香腸和花椰菜。市面上歐式香腸大多是用肉泥灌製、較有彈性的香腸。味道上個人覺得不太適合煮義大利麵用,況且也沒辦法輾成小塊。而salami雖然不難取得也適合煮義大利麵,但跟我想要的感覺不太相同,最後只好和豬肉攤問腸衣自己灌(買來的腸衣有用鹽醃漬,使用前要先將裡外沖水洗去多於鹽份)。絞肉簡單用鼠尾草、大蒜、胡椒調味,因為是拿來煮麵的我特別做鹹一點。把調味絞肉放進擠花袋,豬腸衣套在擠花嘴上,接著將肉慢慢地擠進腸衣裡。肉全擠進去以後兩端打結,扭轉腸衣把香腸分段。要注意肉不能灌太實,否則沒辦法分段(但如果想做一條無法放進鍋子裡的香腸就沒差了)。完成以後吊起來稍微風乾,我直接把它放在架子上用電風扇吹。

  經過一番折騰終於可以開始煮了。鍋子加入大蒜和橄欖油,以中小火煎炒至香味出來。接著將肉從腸衣裡擠出來,加入鍋中炒,肉熟了以後再把橄欖和番茄加入稍微拌炒,用辣絞粉和胡椒調味即可(香腸肉很鹹,因此我沒有另外加鹽)。在準備配料的同時燒水煮麵,麵要好的前一兩分鐘將切小塊的花椰菜加進去。把麵和蔬菜加至配料中拌勻即可。

  我特別加很多青花菜葉在麵裡。幾個禮拜前聽了一場演講,當時很幸運地請到王嘉平先生來介紹幾道菜。有一道是托斯卡尼回鍋湯"ribolitta"(有「再煮一次」的意思),之中加了一樣我從沒吃過的菜葉。活動結束後和王嘉平先生聊了一下,得知是青花菜的葉子。因為ribolitta常用的cavolo nero(黑甘藍)在台灣買不到,便以此取代。很意外地,這種沒吃過的蔬菜幾乎每天看得到,卻也從未想過加特別多在菜餚裡頭。

  儘管青花菜葉沒有什麼強烈的味道,就像這麵對於沾附醬汁或口感的效果都沒有太特別(它勾不上料,口感類似trofie)。但義大利麵的趣味常常在於沒有刻意營造功能的部分。如果世上只剩下spaghetti一種麵條,義大利麵怎麼吸引得了這麼多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ir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