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待的地方沒一個待的下去,要做的事沒一個想做的。一早醒來滿腦子都是「我要做什麼」,而不是我想做什麼。現在問我想做什麼也無法回答,每個人都有莫名其妙的期望,我只能對自己說:什麼都別想。如果有人說我沒主見,我不會反駁,但更不可能承認,因為我要是真的認為自己沒主見,那就會因為多同意一個人而更覺得自己沒主見了。

  我不知道怎麼會有人覺得我一切都很好,有自己想做的事、對未來有方向或什麼的。但沒讀過《巴黎.倫敦流浪記》以前,我也未曾想過這兩個大城市居然會有跟他們給我的印象完全不相稱的:一堆貧民(同樣的故事我很難相信發生在台北)。家人、工作、學業、感情,生活每個部分都是問題。我無意掩飾其中一項,不過我對於解釋它們已經感到十分厭倦了。即使走進書店,和店員說聲謝謝,接著坐在咖啡店「享受」這些文字,情況也和兩三年前有很大的不同了。依過往的經驗來看,應該是十分專注地花一天的時間讀完它,感到很充實,再回家把心得寫下。不管這麼做對我的學業還是心靈有益,總是一件很棒的事。現在恰好相反:我很不專注地想著明天的工作、家人以及和我手上那本毫無關係、在我高大的書架上還沒開始讀,彷彿對著我嘲笑的眾多著作們。我可能為了練習英文,花了數小時讀一章《紅與黑》,然後不斷查著上一頁我才查過、應該在高中就學過的單字。比較好的情況是,我的指紋還沾上了別本書。

  在需要花很多時間擔心家人、工作上的事、想辦法賺更多錢以及查字典時,抽空寫篇滿是廢話的文章似乎不太明智。但通常在這種時候寫出的文章會讓我更喜歡:不是講道理、不是評論、不是教東西,是為了寫而寫。即使是發洩也好,至少能讓我覺得大腦還能運作,我還有適當的表達能力。

  我想做什麼?如果是些瑣碎的事,例如我想學什麼、我想讀哪幾本書、我想去哪些地方,我可以毫不費力地寫出第二本《庸見辭典》。可能有馬上就能做的,也可能有領不到號碼排一輩子沒機會做的事。但說起大事,或說夢想,講了也沒用,也許根本就沒有。自己開一家店當然很好,但我不可能滿足在一家餐廳裡,即使在裡頭所有事情都如我所願。比起來出一本內容不知所云的書可能讓我更喜歡(排滿了類似本篇文章的東西),但很難保證那時候的我在想什麼。

  總地來說,能寫點東西還算是件好事(不管它是什麼)。至少讓我比較有心情去做那些非作不可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ir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