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儘管《巴黎.倫敦流浪記》可能沒那麼出名,我喜歡這本甚於《1984》和《動物農莊》。

  大概介紹一下內容:這本書描寫一位英國人在巴黎和倫敦的貧民窟生活狀貌。在1930年代,主角-我想應該就是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本人-原在巴黎當英文家教,失去工作以後靠著變賣衣物討生活。因緣際會之下,與朋友在一家旅館找來了洗碗工的活。不久倫敦的好友介紹他一份工作,卻陰錯陽差的必須等上一個月。在一個月之中他走遍英格蘭各處的收容所,並到修道院領取免費的茶點度日,直到開始工作。

  他在巴黎的生活大概可以用以下的情境表示:撿煙頭、算錢、當衣物、麵包和人造奶油。他提出了一些我特別有印象的觀點:

  ......富人和窮人只有收入高低的差別,別無其他差別。百萬富翁只是穿了新衣個洗碗工人而已,換位置,猜猜看,究竟誰是窮人誰是富人?曾經和窮人平等相處過的人都很明白,兩者差別微乎其微。可是問題在於,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卻偏偏從來不和窮人平等相處。......飢餓距離受過教育者實在好遙遠。

我要先挑出幾個毛病。與其說「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卻從來不和窮人平等相處」,不如說是「富人」範圍比較明確。畢竟主角本身就是一個知識份子,他正在和窮人共處。另外他同時是飽嚐飢餓和受過教育者。

  我對歐威爾描述的貧窮甚感興趣。他對社會下層的描寫是來自於「感同身受」,甚至可以說是讓讀者感到「有趣」-因為讀者是在「認識」貧民窟,就像咬開一個新口味的夾心巧克力-而不像《悲慘世界》給予讀者一個明確的意識形態(至少在我看來是),表達了悲天憫人的胸懷。或許最終都帶有關懷社會問題的意思,不過站在高處往下是怎麼都無法看清楚問題的。他直視貧民窟的所有人,與他們一起分享酒、煙頭、麵包和人造奶油。生活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裡頭有和善、真誠、凶狠、貪婪。富有的人再另一個層次也是如此(最多他們的貪婪可能可以依恃法律或社會,但罪惡不見得較淺)。他沒有讓貧窮生活帶著強烈的恐懼,給讀者對於貧窮比較多思考的空間。

  想起之前跟朋友聊天的內容(我不管讀什麼書都會扯到聊天)。我們討論將來的出入(又是這個話題,簡直是把廚餘拿出來做一鍋燉菜),因為他女朋友的姐姐提到他讀的科系將來出入似乎不太好。用令人羞愧的語言,就是以後工作賺的錢不多。我總是厭惡這種說法-不是我自命清高,我怎麼可能不喜歡賺大錢這種事。不過對待每個人都淪落到以收入來評斷,未免也太令人作嘔了。他說也許是沒經歷過貧困的生活,因此沒辦法了解為何有些人會把致富當人生目標。

  然而,我從不認為那些人就真正懂何謂貧困。能花心思想著以後要賺大錢,都是能吃飽穿暖者。真正貧困到饔飧不繼,除了如何度過今天沒別的想法了(他們絕對是「活在當下」的最佳實踐者)。但我也不能否定他們,價值觀很難有對錯。之所以對這個答案反感是因為不只一個人這樣回應過我。我還沒辦法像歐威爾那麼了解貧窮,卻很可能比生活品質沒我好、日子又還能過的人更了解。貧困絕對不是想賺大錢的好理由,那是想吃飽穿暖的好理由。

  什麼樣的理由會讓人想賺大錢?除了《大和拜金女》的劇情我想不到別的了。有時候不見得是受到屈辱,週遭的人都過著優渥的生活可能也會產生自卑感,或是家庭壓力等等。我講這些,只是希望社會能給數字之外的事物更多的關注。《大和拜金女》這類日劇為人所接受,不也表示人們對於理想無法捨棄卻又沒勇氣去追求嗎?社會加諸在我們意識中的是現實,但連續劇又時常引出我們遺忘的理想(就像劇中櫻子努力在歐介身上尋找的「買不到的寳物」)。至於怎麼做才適合自己,答案明顯是個廢話。不論接受與否,都不應該在社會污染的矇蔽之下生活。衡量現實與理想有多重要,不是為了現實就全然的忘掉理想-在提起勇氣面對理想之前,別妄下評斷。以上是與本書無關的題外話。

  我認識這本書是因為東尼的《胡亂吃一通》。我想《巴黎.倫敦流浪記》可能是《廚房機密檔案》和《煉獄廚房食習日記》兩本書的先驅。東尼似乎蠻喜歡歐威爾此部作品,寫作也許有受到影響。比爾.布福特(Bill Buford)是如何評價歐威爾我不清楚,不過《煉獄廚房食習日記》第一張開頭引言就是來自歐威爾的《通往維根碼頭之路》。這段蠻有意思的:

  人類根本是一只用來裝食物的袋子;其他的功能和技能容或較神聖,可是過了一陣子,這些就變得次要了。一個人死了,永埋黃泉,他生前的言行也就被人遺忘,可是他吃過的食物卻依舊存活,活在他後代子孫健全或腐朽脆弱的骨骼裡。有人說飲食的改變比朝代的遞變乃至宗教的變革更為重要,依我看,此說不無幾分道理。舉例來講,要不是先前發明了罐頭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本就打不起來。英格蘭要不是在中世紀晚期引進根莖作物和多種不同的蔬菜,稍後又引進不含酒精的飲料(茶、咖啡、可可),以及慣喝啤酒的英國人原本並不習慣於飲用的蒸餾酒,過去四百年的歷史將大不相同。然而,怪的是,人們卻往往忽視了食物的重要性。政客、詩人、主教的塑像隨處可見,卻不見有替廚師、醃肉師父或是市場菜販立像的。

  對於《巴黎.倫敦流浪記》的喜愛,多半出自於上面兩本(我認為)受到他影響的書。不論是廚房或是貧民窟的生活,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可能都難以想像(看到的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不會住在貧民窟)。想要認識落魄生活是何種面貌,而不是以沉重的心情面對作者對社會控訴者,《巴黎.倫敦流浪記》是個不錯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ir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