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常跟老闆和他的朋友接觸,寫得多半是和食物有關的文章。而對一個很需要寫作靈感的人來講,聊天往往是最振奮人心的。前天提到的問題我做了很簡略的回答。回想起來,每次遇到很單純的問題,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開張大支票:「待我寫篇文章回你。」。但工作開始忙碌後,也或者是心靈枯竭以後,就再也沒有能力兌現這句話了。而且若妳毫無抵抗,社會只會使人感官麻痺(所以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曾經在我心中引起漣漪幾句簡單的話,現在卻絲毫無法讓我動搖。這就是為什麼社會化讓我如此感冒了。
但這兩三天我腦中不斷地冒出句子,彷彿有誰在跟我說:「為了你自己和你的朋友,你應該把它寫下來」。我確實變得比較喜歡聊天,不管是跟平常比較少聊天的人,或是本來就很好聊的人,所以總是有想寫的東西。至於為什麼變得比較開朗也更願意與人接觸,就是先前和妳提過的:我遇到一個讓我願意為她努力的人。
回想起過去很長的一段思想空窗期,我心中有個答案:「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但現在禍患臨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你便驚惶。」。自從我開始有寫文章的習慣時,讀者或多或少有所感動(不是我自己這麼認為,而是有人回應我)。我不是一個懂得操弄字句,讓華麗的辭藻烙印在讀者心中的人。我也不否認藉由形式來吸引人,的確有它的效果-但前提是妳要先有一顆真誠的心,否則在追尋通往目標的捷徑時,妳會先迷路。回想起那些讀者被我感動的理由,其實也很簡單:我不過是讓其他人看到自己的感動罷了。而我現在又可以回答妳的問題,也是因為有所感動。
無論是做菜、寫文章還是感情,都來自於同樣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前面說的保持真誠,不要因為方法迷失自我。妳問我說:「我最近在思考什麼是愛。愛一個人到底是在他面前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還是為了他改變自己?」我當下給了一個很簡略的答案。或許有幫助,但我認為需要解釋得更清楚一點。真正愛一個人,在我看來妳應該是要感到自在,無論妳為他改變什麼,或是沒改變什麼。在我遇到了這麼一位可愛的女孩後,我仔細地思考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以前我總相信愛上一個人會讓自己奮不顧身地燃燒自己,但現在發覺我錯了,真正讓我非常喜歡的人不應該是這樣才對。
假如我為了她犧牲自己的一切,那我不但一無所有,而且,「萬一」我和她在一起,我該拿什麼給她呢?於是我一反常態,思考任何可能對她有益,但不傷害自己的途徑,甚至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有更多東西可以給她。比如說,我以往最不敢面對,好像能將一切理想、靈感、自由給吞噬的婚姻,現在卻發現它說不定能給我更多。有一首讓我魂牽夢縈的鋼琴協奏曲,給我的感動超過了以前最愛的貝多芬「皇帝」、莫札特二十二和二十七號鋼琴協奏曲-它是舒曼婚後創作力最旺盛時所做的唯一一首鋼琴協奏曲。在我考慮到一些生活之類的現實問題時,我絲毫不感到畏懼或厭惡。我可以理所當然地,少花點錢在以往亂花錢的地方,比如說謹慎思考買了一本書我究竟有沒有時間讀它。儘管以前總是不動聲色,看到稍微喜歡的書就買。但妳要說現在的我不是在做自己嗎?我覺得犧牲是這樣子的,當妳不覺得自己有所犧牲,而認為這麼做是理所當然的時後,旁人看來的犧牲,對妳來講卻造成不了任何痛苦而甘之如飴。我是一個無法為了生活委曲求全的人,但在我知道若她要走想走的路時生活會很辛苦,我心裡的第一個想法是:我很希望能幫她,如果她願意的話,而且我也感受不到任何委屈。我想對於理想可能帶來生活上的困難,這點妳是和我一樣清楚的。
雖然我們常常無法決定自己要喜歡上什麼樣的人,但是喜歡這個人對妳有沒有好處,我們總是心知肚明。當妳喜歡的人是正直、善良、可愛的,妳心裡應該是充滿喜悅的,因為追求這樣的人,就像妳需要接受陽光的溫暖一樣;倘若妳追求的是一個無知、膚淺、自私的人,妳就是長時間躲在房間的陰暗角落裡,只要看到那些美好的人、事、物,就像突然乍見陽光,使妳感到痛苦。說到這點,我認為喜歡一個對妳沒有好處的人,妳會陰晴不定,時而狂熱,時而黯淡,所謂的愛就只是一時衝動;但喜歡一個人對妳有好處時,妳應該是保有自己好的一面,並且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獨立」、「外表樸素可愛」、「總是帶著笑容」、「偶爾會自己煮東西吃」、「熱衷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上」、「體貼」、「喜愛分享生活瑣事,很多話聊」,如果我能說出她哪裡讓我喜歡,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又能想到更多,那表示這樣的情感不是隨便且膚淺的,我也不是為了她自身以外的條件而喜歡她-財富、填補空虛、肉體、名聲等等和愛情最扯不上關係的字眼(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我眼中的她,但比起自己看自己,人總是被別人看得更多不是嗎?)。愛這個人妳能讓妳兼具理性與感性,妳也知道自己該為他改變什麼、保留什麼,那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我非常喜歡紀伯倫的一句話,或許曾經和妳提過:「不要以為你可以為愛指引方向。若愛認為你夠格,它自然會指引你。」除非知道答案對她有好處,否則我不會去問:「她究竟喜不喜歡我?」而是問:「自己有沒有值得她喜歡的地方?」。當然,有些問題彷彿早已存在妳的血液裡,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取出來的。但人能做的,不也就只有盡人事、聽天命嗎?我瞧不起一些人的感情觀,正因為他們不會先問自己夠不夠格。稍微施點小惠,就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些什麼(更糟的是,有些不過是想吃別人的豆腐)。他們的快樂來自於獲得。但能否獲得取決於對方,不是他們能自主的,因此他們常感到痛苦,容易怨天尤人;我的快樂卻來自於付出,是我想做就有可能做的,因此較容易快樂。儘管偶爾會因為自己能做的事少而感到惋惜(特別是我覺得自己除了做菜給對方吃以外什麼都不會時),但只要還有什麼其他事我能幫得上她,我就會萬分感激,在僅有的事上盡力。妳可以選擇在愛一個人的時候,因為沒有回報而感到痛苦;妳也可以在愛一個人的時候,努力在妳的手所及之處。「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所以執著於對方回報的人,我只想問他們:「你,對於你所愛的人,真的盡力了嗎?」。有些人對我的稱讚,像是做東西給喜歡的人吃-管它叫貼心還是賢慧-都讓我覺得不好意思,因為這只是一件小事。食物無疑可以填飽肚子,或偶爾使人心情愉悅。但當她睡不著時,當她忙碌勞累時,我真的感到手足無措,因為我沒有可以消除疲勞或幫助睡眠的食譜。所幸這幾天能在工作上稍微幫點小忙,我也就專心在這事上,希望能把它做好,就暫時不再去擔心那些無法觸及的問題解答了。所以不要真的覺得自己很沒用,被擔心所籠罩,以致於看不見妳能為喜歡的人做的事。妳就是發現能為他做什麼以後,不要想太多,盡力在妳所看到的就好。時間一久,能為他做的事也就愈來愈多了。
聽完了我的感情觀以後還能真心贊同,讓我深深感到妳和妳的他是值得我好好珍惜的朋友。有些傻勁雖然讓人覺得可愛,卻未必被珍惜,但我清楚地意識到這種傻勁是對的,支持我的想法就是真正的為朋友著想,而不是流於形式的應酬。「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我相信這麼做沒錯,我便堅持這麼做。偶爾會有些人提供岔路,也許希望我不要過的這麼辛苦。但不管前進多慢,這條路終究是直的,也清楚自己無論多累絕對不會後悔。希望妳和他也是。